【醫院資訊系統】筆記整理


CH1醫院資訊系統架構

  • 醫學資訊學:

    • 指資訊科技應用於醫學、健康照護以及公共醫療方面。

    • 將電腦的資料處理技術並結合通訊技術應用於醫學知識與臨床經驗。

    • 將所得的資料做最快速且合理的推論、歸納,並發展一套最佳運作模式或系統,以提升醫護服務的效率與準確性且減少資源浪費

    • 目的在提供於臨床人員對於一般醫療行為之支援,包括直接支援病人醫療上的資訊科技應用

  • 醫療資訊應用六個層級:依需求醫療人力與專業知識的介入程度分級。

第1層級

溝通與通訊。

資料擷取與資料傳輸。

第2層級

資料儲存讀取

匯集大量數據→設定存取→資料庫。

第3層級

資料處理自動化

資料過濾與調整→彙整與解讀。

第4層級

診斷與決策建議

提供診斷參考、治療建議(仍需醫療人員做決策)。
強調「協助與建議」而非完全取代

第5層級

治療與控制

不斷監控→提醒修正治療處置,如:藥物交互作用控制…。

第6層級

研究與發展。

研究各種流程,做出一般化描述,發展並評估模型與運算法則,以及發展處理系統等。

  • 醫院使用資訊技術的目的:

    • 彌補人腦先天限制、一般作業上的不足。

    • 資訊系統可儲存資料處理資訊提供知識

      • 同步作業,提升效率。

        • 可大量同步作業,多人同時操作。

      • 儲存量大、存取快速方便長久保存

        • 資料數位化後,可節省存放空間,並可永久保存不易毀損。

        • 結合多方同步取用、複製、遠距傳輸、搜尋…功能,使資料的取用更快速便利,如:紙本病歷→電子病歷。

      • 資料準確且一致,降低錯誤發生。

        • 重複、一致、客觀的處理過程,確保準確性、減少人為失誤率。

    • 增進各醫護層面的了解與應用,並發展新的模式與系統來改善醫療照護的品質與效能。

  • 常用名詞:

    •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醫院資訊系統/醫療資訊系統:

      • 結合各項電腦、醫療檢驗檢查儀器、通訊設備,將醫療照護與醫院行政作業流程自動化,以改善病患就醫過程與結果,進而降低醫院管理成本,提高醫院服務的效率與效能。

      • 主要提供:即時臨床服務、教學研究、經營決策所需之資訊服務。

    • 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檢驗資訊系統:

      • 專為檢驗科設計的系統,能將實驗儀器與電腦組成網絡,使病人檢體登錄、實驗數據存取報告審核列印分發、實驗數據統計分析…繁雜的操作過程智能化自動化規範化管理。

      • 有助於提高實驗室的整體管理水準,減少漏洞,提高檢驗品質。

    • 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科資訊系統:

      • 基於影像科室工作流程的任務執行過程管理的系統。

      • 主要實現醫學影像檢查工作流程的控制管理、醫學圖文訊息共享

      • 與PACS共同構成醫學影像資訊化環境。

    •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醫療影像擷取與傳輸系統,簡稱醫療影像系統:

      • 專門用來儲存、取得、傳送、展示醫療影像的系統。

      • 醫療攝影設備拍攝的影像資訊,都可透過PACS進行截取與傳輸,如:

        • X光機

        • 電腦斷層(CT)

        • 超音波

        • 核磁共振(MRI)

      • 隨著影像數位化,可在電腦上擷取、傳輸、讀取影像,醫師可直接用螢幕判讀影像進行診療,提高醫療品質,並解決過去需大量儲存X光片空間的問題。

      • 符合DICOM標準。

    •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醫療數位影像傳輸協定:

      • 醫學影像的處理、儲存、列印、傳輸的標準協定。

      • 包含:

        • 檔案格式的定義。

        • 網路通信協定。

      • 影像格式:

        • 像素資料(pixel data)

        • 影像屬性(attribute)

      • dicomlibrary →DICOM→medDream(DICOM Viewer)

    • CIS(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臨床資訊系統:

      • 蒐集病患生命徵象(vvital signs)的管理系統與彙整統計分析的相關軟體。

      • 需具即時性整合性自動性個別性一致性的特色,以自動化蒐集病患數據,減少資料片段的錯誤發生。即時的臨床資訊,以減少護理人力的投入與提升病床照護的工作效率。

    • NIS(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

      • Graves及Corcoran(1989)

        • 結合資訊科學、電腦技能科學、護理科學、臨床護理知識、資訊及資料的處理與管理。

        • 將護理資訊、知識透過系統,有計畫地收集、組織、整理、保存、傳遞有關訊息,協助臨床護理人員擬定照護計畫。

        • 支援決策過程及發展新知識,使護理資訊及知識的運用能更完整,進而提升病患照護品質。

      • 支援護理過程的執行,包括:

        • 病患的評估

        • 診斷

        • 計畫

        • 護理措施

        • 成果評值…

    • EMR(Eletronic Medical Record)電子病歷:

      • 以電子資訊的技術,來儲存病歷資料,提供使用者查詢以及瀏覽。

      • 在台灣,電子病歷 = 電子化病歷 + 醫師電子簽章

      • 病歷的修改、刪除皆留有紀錄,便於醫療流程的管制,並即時產生品質指標、與異常事件記錄。

      • 使院內各單位對病歷資料利於共享,並維護病歷資料的一制性

      • 減少紙本病歷所花費空間、時間之成本,使醫療工作人員可立即得到病歷資料,無須再調閱紙本病歷。

      • 結構化之病歷資料,而非簡單掃描存檔。

    • HL7(Health Level 7):在各種醫療服務提供者所使用之軟體應用程式之間,傳輸臨床和管理數據的國際標準

      • 屬OSI模型中的「第7層」:應用層。

      • HL7 International規定了許多靈活的標準、指南和方法,各種醫療保健系統可以通過這些標準、指南和方法相互通訊。

      • 允許以統一和一致的方式共享和處理信息。

      • 數據標準旨在使醫療保健組織能夠輕鬆共享臨床訊息

    • 門診 (Outpatient, OPD)

    • 住院 (Inpatient, INP)

    • 急診 (Emergency Room, ER)

    • 診斷關聯群(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一種住院支付制度

      • 將醫師診斷為同一類疾病、採取類似治療的疾病分在同一組

      • 再依病人的年齡性別、有無合併症或併發症、出院狀況等再細分組

      • 並將同分組的疾病組合依過去醫界提供服務之數據為基礎,計算未來保險人應給付醫院之住院費用

      • 此種支付方式又稱「包裹式給付

    • 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ICD-10):世界衛生組織依據疾病的某些特徵,按照規則將疾病分門別類,並用編碼的方法來表示的系統。

      • 是一套用於流行病學健康管理臨床用途的標準診斷工具。

      • 主要被用於監視疾病及其它健康問題的發生率及流行率,以提供國家及人口總體健康狀況的全貌,也兼作地區間或國際間之比較。

  • HIS四大部分:

    • 門診系統,如:掛號…。

    • 住院系統,如:住院管理、護理站…。

    • 急診系統,如:急診醫令…。

    • 管理系統,如:人事、會計…。

  • SOAP:病歷寫作。

    • Subjective 主觀

    • Objective  客觀

    • Assessment 評估

    • Plan 治療計畫

  • FHIR(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縮寫音同Fire)快捷式健康照護互操作性資源:

    • 建立的基礎是HL7 v2 & HL7 v3標準。

    • 特點:

      • 是一個資料模型。

      • 把整個醫療流程/體系中會接觸到的資料全部標準化為單一資料結構

      • 支援不同資料格式,如:XMLJSON

      • 採用主流資訊實作標準。

      • 格式嚴謹、文件齊全且明確。

      • 可讀性高

    • 目的:

      • 促進醫療單位有效溝通醫療相關資訊。

      • 廣泛應用於多種設備,如:電腦、手機、平板…裝置。


CH2 醫療資訊標準

  • 標準產生方式:

    • 任務導向標準:

      • 由一群有共同目標的人員或組織在互利的情況下達到對某些資訊規格認同及同意,如:由美國放射科醫學會(ACR)及美國電器製造商協會(NEMA)共同起草制定之醫學影像標準(DICOM)。

    • 實質標準:

      • 因強大的市場占有率或多數人的使用而自然形成的標準,如:Microsoft Windows由於PC作業系統的市場占有率極高,便成為作業系統之實質標準。

    • 政府強制標準:

      • 所有的「國家標準」皆屬此類。醫療界有許多醫療給付標準是由中央健保局所制定,幾乎所有的醫療院所皆為了健保申報而需遵守此類標準。

      • 如:HIPPA

    • 共識型標準:

      • 由一群各相關領域志願者自由開放的方式下進行會議討論及標準制定程序所產生的共識型標準,如:醫療訊息標準組織HL7

      • 多數的醫療標準皆屬此類,此類標準的產生過程所需時間較長,但較能符合不同組織及國家需求。

  • 標準相關組織:

    •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 私立、非營利的會員組織,美國的官方國家標準仍是委由ANSI來核准與頒布。

      • ANSI也是美國在其他世界標準組織中的正式代表。

      • 目前主流之醫療資訊標準組織,如:HL7便已成為ANSI授信的組織

    • CEN TC251:歐洲標準委員會(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CEN)之第251號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 251; TC251)

      • 專門發展各個臨床資訊系統間通訊、交換資料的標準

      • 為了不與美國脫節,TC251下有許多工作小組仍與美國標準組織有著密切的關係。

    • ISO TC215:國際標準組織(ISO)之第215號技術委員會:

      • 除了有著類似CENTC251的工作目標外,ISOTC215也強調建立各國衛生統計資訊之標準,以利全世界的比較性統計數據的取得。

    • 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美國測試與材料學會:

      • 是目前美國最大之非政府標準組織,其中以ASTMcommitteeE31涉入最深,在E31中的subcommittee E31.01,E31.11~E31.23皆與醫療資訊標準的發展有直接的關係。

    • CPRI(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 Institute)電子病歷推動組織:

      • 在1992年成立後便積極推動電子病歷的標準化,對電子病歷的內容、安全、隱私、保密、病患辨識號碼及醫學辭彙皆有卓著的貢獻。

  • 法案通過有時對資訊標準的訂定也會造成重大衝擊,如:

    • 1996年美國國會通過之醫療保險可攜性及歸責性法案 (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 HIPAA),對電子式的醫療資訊傳送標準及其安全保障有明確之要求及規範。

    • 目前美國的醫療機構皆需符合HIPAA要求,台灣也以HIPAA為基礎來建立醫療資訊標準安全管理制度

  • 醫療資訊大致可分2種標準:

    • 醫學詞彙及代碼標準:

      • 選擇考量:

        • 使用目的

        • 應用領域

        • 代碼結構及組合法:

          • 代碼結構可分為:

            • 串列式

            • 樹狀

            • 網路狀

          • 組合法可分:

            • 前組型(pre-coordination)

            • 後組型(post-coordination)

        • 代碼的維護更新:需考慮

          • 負責代碼更新的單位

          • 更新時又如何保持向後相容

          • 代碼的使用是否需要付費…事項

      • 常用的標準:

        • ICD

          • 台灣1992年規定用ICD-9(only數字碼)→2016更新成ICD-10-CM/PCS(有英文+數字碼)

            • CM  Clinical Modification  臨床疾病

            • PCS  Procedure Coding System  處置

    • DRGs:快速邊碼建議、費用與資源控管…

      • 由四組碼來判斷盈虧:

        • 診斷碼(CM)

        • 處置碼(PCS)

        • 外因碼

        • 死因碼

      • 醫療費用住院天數為主要考量。

      • 照護品質越好,醫院收益越好

      • 健保Tw-DRGs支付標準。

    • SNOMED(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

      • 廣泛使用的醫學名詞及代碼→後組型,允許使用者自行利用其多軸組合的機制,來描述複雜的症狀及診斷。

    • LOINC(Logical Observations, Identifiers, Names and Codes)檢驗檢查標準:

      • HL7標準組織負責維護。

      • 類似的代碼在歐洲則為CEN所維護之EUCLIDES編碼系統。

    • MeSH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醫學主題詞表:

      • 所有列在MEDLINE醫學文獻資料庫中的數百萬篇論文皆用MeSH分類過。

    • UMLS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統一醫學語言系統:

      • 使用者除了可以直接使用詞彙總集(metathesaurus)中的331,000個醫學名詞及代碼外,亦可使用post-coordination的方式另組新詞。

    • 資料交換標準:

      • 電腦間通訊的基本原則是由ISO所制定的OSI reference model(ISO 7498-1)。在此reference model下通訊協定分為七層:

        • ①physical

        • ②data link

        • ③network

        • ④transport

        • ⑤session

        • ⑥presentation

        • ⑦application

      • HL7:

        • 始於1987年,1996年成為美國第一個醫療資訊交換的國家標準。

        • 最早依據ASTM1238號標準→(3.0版)物件導向設計 + 支援CORBA及DCOM的物件存取及共享模式。

        • 訊息傳送格式:ASCII→(3.0版)XML。

      • DICOM:

        • 由ACR及NEMA於1983年共同起草開發而成的醫療影像資料交換標準。

        • tag,如:(0010,0040),其value為:patient's sex。

        • Modality→何種影像,如:CT、MRI…

  • 台灣醫療資訊標準發展現況:

    • 醫院資訊系統規範推動計畫(Taiwan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Reference Guideline, THIS-RG):

      • 醫療篇

      • 行政管理篇

      • 基礎建設與醫院相關系統

    • 制定、推動電子病歷:

      • 制定基本格式規範:TMT(Taiwan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Template)電子病歷格式與內容是以醫療人員日常工作中的紙張單張為基本單位,採用XML為架構,構成一個完整的樹狀結構之電子病歷架構。

      • 產生程序:

      • 未來展望:

        • 交換性→電子病歷交換:CDA R2

        • 整合性:院內可在相同的標準下,選擇在不同階段建置,或不同功能之系統下進行整合,不必把所有的系統都交由同一廠商來承包,而能自由選擇各領域中競爭力最佳的合作夥伴。

        • 獨立性:院內各系統可做單獨系統之修改或升級,不必擔心影響其他系統。

        • 提升國內資療資訊產業競爭力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MIS】管理資訊系統Ch1+2

【Mongo】cmd命令